“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作為福建海事局加快“三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和全局性的系統工程,在福建海事系統“三基”“三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推動該行動,2020年福建海事局目標考核位列直屬海事系統第四名,實現了“創一流”的目標。
一、主要舉措
(一)把握局情,科學制定工作計劃。創新工作思維,制定實施《福建海事局“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2018-2020年)》《福建海事局“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任務分解表》,以對接“三化”建設“六大體系、六個提升”,明確了“三個導向”“6+1”體系和164項重點工作,作為“十三五”后三年落實“三化”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和重要抓手。在此基礎上,以線上考核為重點,2020年底開展一次全面全覆蓋的驗收考核工作,引導各單位、部門全面做好“三年新跨越”行動收官總結,逐項排查完成情況,開展總結評估,查擺問題、分析不足,明確下一步改進舉措,著力在服務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提升自身發展的效率和質量。
(二)客觀分析,主動作為推動達標。2018、2019年,我們以抓好基層“雙達標”驗收為主要抓手,持續推動海事“三化”建設和“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仡櫥鶎訄谭C構建設和整體驗收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通過深入推進基層執法機構建設,實現了“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的循環改進和持續提高,全局綜合實力得到明顯提升。2019年9月起同步推動分支局自評、初評和基層執法達標驗收,11月組織召開海事“三化”推進會,命名12個“示范性基層執法機構”和32個“達標基層執法機構”。為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政策措施,開創工作新局面,2020年,我們開展“三基”“三化”建設課題研究,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并通過評審,對全局“三基”“三化”建設情況和“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推進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提煉工作經驗,查找存在的不足,客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為展現“三化”建設成果、推動“三化”建設常態化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三)融入中心,有效推動重點工作。將海事“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與海事中心工作有效結合,推動各項工作顯著進步和提升。一是在推動客渡船、采運砂船、非標船、海上風電等監管難點和頑疾的綜合治理方面,舉措實、成效明顯,在政策、資金和項目等方面獲得地方大力支持,比如在深入開展客渡船“321”活動的基礎上,推動省政府出臺《福建省渡運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沿海渡運安全管理的意見》,成功將客渡運安全納入地方政府目標考核。二是部分工作取得領先,船舶證書“三合一”并聯辦理2018年被國務院發文推廣,船舶證書“多證合一”改革得到部海事局肯定,批準在全省推廣。三是“十三五”建設規劃總投資額11億元,其中30多項列入國家規劃?!耙淮恢行膬苫亍比〉猛黄菩赃M展,平潭海事監管基地投入使用,5000噸級大型巡航救助船建造工作順利開展。四是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福建海事局機關成功創建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廈門海事局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單位,泉州海事局首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四)融入地方,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一是大力推進海事“放管服”,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0項,下放29項,推出42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船檢總受檢時間縮短50%,口岸整體通關效率位居沿海省市前列。二是主動融入自貿區建設,推出38項創新舉措,其中6項創新舉措被評為全國首創。實施了廈門、閩江口、湄洲灣船舶定線制和報告制,多個沿海港口開通夜航或者由單向航道升級為雙向航道,港口通航能力大幅提升。三是積極扶持航運業發展,登記注冊船舶2767艘(總噸1020萬噸全國排名第五),注冊船員7.7萬名(排名第四,山淅天)。船員外派數量年超2.2萬居全國第四,船員適任證書考試量保持全國前六。四是拓展海事服務領域,保障廈門新機場、金門供水工程、漳州古雷石化產業、平潭公鐵跨海大橋等一批重點涉水工程項目建設,積極解決海上風電、寧德時代?;愤\輸等新業態新難題。承擔廈門金磚會晤海上安保等國家重大水上安保任務,在服務經濟發展中彰顯海事價值和對外影響力。
(五)尊崇法律,健全行政執法體系。一是完善法規體系,先后推動出臺了《福建省海上搜尋救助規定》《福建省渡運管理辦法》,建立了全國首個《海上?;窇鳖A案》,修訂《廈門市海上交通安全條例》。完善了“海事權責清單”,形成多層級、全覆蓋、更加完善、科學的海事法規框架體系。二是優化執法模式,逐步實現了從原來的“簽證+巡航”向“信息化監管+精準治理”方向邁進,海事監管重心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轉變。三是專項治理成效明顯,每年都開展十幾個專項整治,先后開展“平安海區”創建、打非治違、客渡船,危險,“兩船”、長期脫管船,防商漁船碰撞,船舶配員等一系列專項整治,通過專項整治提高了安全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六)打牢基礎,注重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完善機構布局,三級機構機構部局更加合理,隊伍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鞏固。二是優化隊伍結構,全局在崗人員1048人,平均年齡41歲,老中青梯次搭配更加合理。三是加快人才培養,實施人才分級分類培養,選拔171名各類領軍、拔尖、骨干人才,建立IMO事務研究團隊,實現國際會議提案“零”突破,2018-2020年共1個集體、2名個人獲評2018年、2020年全國海事系統“三化”建設雙好品牌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四是加大干部選任力度,科學選任處級干部,選拔39名基層、機關青年干部進行雙向掛職鍛煉,“一報告兩評議”滿意度逐年提升,2019年開始職務職級并行,有610人參加套轉,567人晉升了職級,有效盤活人才潛能。
二、存在問題
通過開展“三年新跨越”行動,我們在“三化”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度建設方面。兩級機關在制度建設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制度未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海事管理的實際需要,可能造成執法風險。
(二)綜合管理方面。出臺文件和工作標準多,抓督導落實偏少,對個別問題的癥結未找準,指導并推動基層單位破解熱點、難點問題的手段比較缺乏。
(三)科學謀劃方面。在如何推進“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與“三基”“三化”建設、實施“十三五”發展規劃、“交通強國”海事篇建設等重點工作進行銜接和聯結還不夠緊密,如何與年度目標工作、轄區工作特色有機結合方面還缺乏通盤的規劃和安排。
三、下一步計劃
“三年新跨越”行動計劃雖然告一段落,但“三基”“三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全局性、系統性的重點工作,下一步將重點做好長效機制建設。
(一)強化總結提升。做好“三化”建設的總結評估,有序推進落實“三基”工作,根據評估結果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目標和任務的順利實施。同時注重提煉工作亮點,優化過程中所形成的成功經驗和運作機制,轉化為亮點工作,充分展現工作成效。固化長效機制,持續在干部隊伍、內部管理、安全監管、服務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海事機構。
(二)科學謀劃未來。結合“三基”“三化”長效建設要求,“三化”建設與交通強國戰略的有機融合要求,緊緊圍繞“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目標,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藍圖,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海事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三)夯實發展基礎。在加強頂層設計和“智慧海事”建設上下功夫,圍繞交通強國總體目標,厘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路徑,以“陸??仗臁币惑w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為載休,推動信息化的互聯共享,智能化的智慧監管,實現遠程執法遠程處罰、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以信息化來帶動海事監管的現代化。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以骨干人才為基礎、拔尖人才為支撐、領軍人才為引領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實現從“跟跑”到“并行”“領跑”的提速。
(四)抓住中心工作。努力適應新時期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新要求,聚焦“四類”船舶監管重點、新業態領域的新難點、非傳統領域的風險點,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創新安全監管新模式。綜合施策,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態勢。重視安全文化培育,不斷夯實安全基礎,努力提升水上交通的本質安全。